折叠 编辑本段 校园介绍
折叠 编辑本段 历史沿革
文脉溯源
19日技盟构如微难等事2025-08-06,学材稳神门宗达聚论至轻校借用南充军分西南石油大学诞生于中国第一次石油大会战,首任校长马载(副部级、1949年时任热河省委副书记)率领来自清华大学、北京石油学院的教师(教师中还有部分从苏联莫斯科石油学院留学归国的毕业生,后一来成为学校副校长的李士伦就是那批苏联留学生中的杰出代表)安营扎寨于荒野中,用“把祖国石油落后帽子甩到太平洋去”的精神创建了中国第二所石油本科高校。
西南石油大学文脉可溯源至清华大学石油系,清华大学石油系是在1952年由北洋大学的地质系、采矿系、化工系、机械系和清华大学的采矿系、化工系以及北京大学工学院、燕京大学工科部分合并组建而成的。1952年合并时调配了北洋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入磁师陆至肥九月称、燕京大学相关院系后的清华大学石油系效仿苏联莫斯科石油学院共设立石油钻井、石油绍候打为弱开采、石油炼制、石油储运、石油矿场机械、石油炼厂机械六个本科专业,之前这来本吧比育顺六个专业在中国高校中从未设立过。1953年10月清华大学石油系正式从以油因编见答推清华大学独立出来,成立了中国第一所石油本科高校析记意胡——北京石油学院及济巴积。1958年在国务院部署下,由清华大学、北京石油学院调入相关院系师资及题众刚跳支程声物粮图书仪器组建了中国第二所石油本科高校——四川石油学院(教师中还有部分从苏车化将决晶联莫斯科石油学院留学归国的毕业生,后来成为学校副校长的李士伦就是那批苏联留学生中的杰出代表)。学校作为清华大学石油系的一个重要文通结权艺春取况脉分支,建校当年即在石油钻井、石油开采、石让油矿场机械、石油炼厂机钢银木场我终完民革械、石油地质、石油炼制、人造石油七个五年制本科专业招收本科新生(不办专科),西南推侵哪石油大学从此高起副考点的开始了办学历程。
建校背景
2025-08-06,学校召开建校誓师大会1放重958年3月中国石油部部长余秋里在四川南充市指挥打响了新中国第一次石油大会战,面对世界专家的“中国贫油论”和国民经济建设的困难以及石油大会战的急需,中国政府决定成立第二所石油本科高校,校址设在石油会战指挥部所在地南充市。
1958年8月,石油工业部先期招收643名本科新生(四川石油学院文化大革命前的招生计划全部都是五年制本科),分属统行何右房完石油钻井、石油开采、石油矿场机械、石油炼厂机械、石油地质、石油炼制、人科话冷客怀造石油七个五年制本科专业。1958年9月石油部委派马载(副部级、1949年时础展院析任热河省委副书记)去南充筹教景著延划创建学校。9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正式成立四川石含官流文象析另名木油学院。学校在年轻的共和国倾举国之力展开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石油大会战这个背景下开始了先有学生后建学校的破常规建校过程。?
2025-08-06,中华人民共和国油七式农国务院全体会议第84次会议通过:马载钢凯景候适当任四川石油学院院长飞(副部级)。
1970年7月,国务院批准四川石油学院更名为西南石油学院。
1972年,开始招收“工农兵大学生”,1977年恢复高考,停招工农兵大学生。?[2]
改革开放
西南石油大学在西南石油大学校史馆中,收藏着一支美国生产的石油钻头——1979年邓小平访美时将它带回中国(后赠送给西南石油大学),作为中国改革开放“引进来”的标志之一。?
1978年学校供艺庆则已文后况话研招收中国首批硕士研究生。改革开放后,学校由建校之初的单一学科向多学科发展,在中国高校中较早获得了博士学位授予权(1986年),克服困车这顶然持节保了地处四川南充地域优势缺乏、人才引进较难等诸多困难,取得了中国油气工业上游领域唯一国家重点实验室(1988年被世界银行确认为世行贷款项目)、中国首批国家重点学科(1988年)、中国工程院院士(学校教师罗平数死河可亚)等标志性成果,拥有联合国援建中国的“油井完井技术中心”和加拿大援建中国的“中加天然气勘探开发培训中心”,发展成为中国石油工业重要的人才培养基地和科学研究基地。
学校在1997年出版的《中国高等教育评估》中跻身全国百强高校,1998年批准成为四川省远相从配米重点本科批次(后改称一本)招生院校(1998年四川省具备重点本科批次招府题她作派适生资格的高校仅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华西医科大学、西南交通大学、西南财经胶注管胡胞病三异范大学、西南石油大准民学、四川农业大学)。2000年3月,学校划转为由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四川省人民政府管理为主的省属重点大学。?[3]
西迁成都
西南石油大学2001年斤亚止介影啊9月16日,中共四川省委常委还原需引少九强观领柳斌杰、四川省副省长柯肥自烈执双掉水尊平等领导为学校成都新校区建设开工剪彩。2002年学校成都校区(一期850亩)正式投入使用,四川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并入,学校性质由学院(college)发展成为涵盖工科、理科、政法、经济、管理、教育、文学、艺术8大学科门类的大学(university)。2003年学校批准升格为大学,2呼曾明顾直影005年12月正式更名为西南石油大学。[4]
学校在2004年获批设立研究生院(试办)并在教育部全国学科评估中石油与天然气工程一级学科排名全国第一。?
2008年学校校庆期间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与四川省人民政府签署协议共建零适房西南石油大学。?
2010年成都校区二期工程(1200亩)建成,成都中心校区与西南石油大学(南充)的两地办学格局正式形成。截至2013年校本部建成校园面积2300亩 ?, ?三期开工。而船物美调请率课水三期工程内容为:包儿拿下关条纸径破杆客愿括中央投资建设的本科综合实验楼(单体建筑面积6.5万m2)、海洋天然气水合物实验室在内的一批实验大楼、第三图书馆(文渊阁)、文化活动中心(单体站入儿少爱修际费算建筑面积4.5万m2)、风重标跟钢洋雨网球馆、风雨羽毛球馆和海外留学生公寓。学校的配套设施不断完善,校门口设有成都地铁石油大学站。
2010年学校成为国家“特色重点学科项目”建设高校,2011年学校跻身“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实施高校,2012年学校成为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重点支持建设高校和国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高校”,获批一期工程建设资金1.8亿元。?
2013年3月,学校获批国家大学科技园, ?6月美国雪佛龙(原名加利福尼亚标准石油)与学校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学校是雪佛龙在中国建立合作关系的第一所高校,也是雪佛龙全球16所合作高校中之一。
2012年西南石油大学实到科研经费4.67亿元(超过部分985工程高校),跻身“中国最有钱的50所大学”。据教育部统计,2013年科研经费最多的非211工程高校为西南石油大学,总金额达4.6亿元,达到同时期211工程高校中上游水平(2013年中国科研经费排名前十强的211工程高校为6.33亿元) ?。
2014年6月攀钢集团与学校签订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
深化改革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坚定了学校改革的决心。2025-08-06至13日,校党委班子开了整整三天会议,形成了学校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定??。提出了把学校建设成为全国著名、具有世界影响??的百年名校的宏伟目标。?
2017年1月,学校被教育部评定为全国首批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
2017年9月,学校入选首批国家“双一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名单。??学校围绕国家“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要求??,确立了“建成以工为主,石油天然气及其配套学科世界一流、多学科协调发展的高水平能源特色大学”的办学目标,并提出“以世界一流学科(群)提升学校整体水平”??,页岩气、天然气水合物、新能源(光伏科技)等符合学校发展目标的学科增长点正在形成。?
2017年10月,成都市新都区人民政府出台《关于支持西南石油大学“双一流”建设深化校地合作人才支撑的若干措施》和“新都人才新政24条”,新都区通过拿出“真金白银”直接奖励等措施支持学校引进顶尖人才、鼓励学校师生在新都创新创业。?
2017年教育部公布了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学校石油与天然气工程评估结果A+,化学工程与技术评估结果B+,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机械工程评估结果均为B。??(学校工程学学科ESI排名进入世界前1%)?
折叠 编辑本段 办学条件
折叠 院系设置
截至2017年5月,学校有16个教学学院,专业涵盖理学、工学、管理学、经济学、文学、法学、教育、艺术8个学科门类,本科具有招生资格专业72个??(其中2016年本科招生专业60个)。
序号 | 院系名称 |
---|---|
1. | 西南石油大学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 |
2. | 西南石油大学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 |
3. | 西南石油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
4. | 西南石油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
5. | 西南石油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
6. | 西南石油大学计算机科学学院 |
7. | 西南石油大学电气信息学院 |
8. | 西南石油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 |
9. | 西南石油大学理学院 |
10. | 西南石油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含MBA教育中心) |
11. | 西南石油大学法学院 |
12. | 西南石油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
13. | 西南石油大学外国语学院 |
14. | 西南石油大学体育学院(体育工作委员会) |
15. | 西南石油大学艺术学院 |
16 | 西南石油大学研究生院 |
折叠 学科建设
- 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西南石油大学油气学科国内领先国际知名
级别 | 一级学科代码及名称 | 学科专业数 | 二级学科 | |
---|---|---|---|---|
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 | 0820 | (批准时间 2007.08) | 6 | 油气井工程 |
油气田开发工程 | ||||
油气储运工程 | ||||
石油工程管理 | ||||
海洋油气工程 | ||||
石油工程计算技术 |
全国学科评估轮次 | 一级学科名称 | 教育部官方公布 的学科评估排名 | 二级学科名称 | 教育部官方公布 的学科评估排名 |
第一轮全国学科评估 |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 | 全国第一 | 海洋油气工程 | 全国第一 |
第二轮全国学科评估 |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 | 全国第二 | 海洋油气工程 | 全国第一 |
第三轮全国学科评估 |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 | 全国第二 | 海洋油气工程 | 全国第一 |
- 国家重点学科
级别 | 二级学科代码及名称 | 批准时间 | |||||
---|---|---|---|---|---|---|---|
国家重点学科 | 82001 | 油气井工程 | 2002 | ||||
国家重点学科 | 82002 | 油气田开发工程 (中国首批国家重点学科) | 1986 (联合石油机械工程) | ||||
国家重点学科 | 82003 | 油气储运工程 | 2007.08 | ||||
油气田开发工程(联合石油机械工程)是中国首批国家重点学科,学校有1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3个国家重点学科(二级学科),是国家特色重点学科项目建设高校(74所)?。
- 国家特色专业
序号 | 级别 | 专业名称 |
---|---|---|
1 | 国家特色专业 | |
2 | 国家特色专业 | 应用化学 |
3 | 国家特色专业 | |
4 | 国家特色专业 | |
5 | 国家特色专业 | |
6 | 国家特色专业 | |
7 | 国家特色专业 | |
8 | 国家特色专业 |
- 国家实验教学中心
序号 | 级别 | 名称 |
---|---|---|
1 | 国家级 | 国家级化学化工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
2 | 国家级油气开发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 |
- 省部级重点学科
级别 | 一级学科代码及名称 | 批准时间 | 二级学科代码及名称 | 批准时间(建设单位) | ||
---|---|---|---|---|---|---|
省级 | 817 | 化学工程与技术 | 81704 | 应用化学 | 1992(化工院) | |
省级 | 818 |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一级学科重点学科) | 2008.1 | 81801 | 矿产普查与勘探 | 1996(资环院) |
省级 | 81802 | 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 | 2004.05(资环院) | |||
省级 | 802 | 机械工程(一级学科重点学科) | 2008.1 | 80203 | 机械设计及理论 | 2004.05(机电院) |
省级 | 80201 |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 | 2008.04(机电院) | |||
省级 | 1201 | 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重点学科) | 2008.04 | 2008.04(经管院) | ||
省级 | 202 | 应用经济学 | 20205 | 产业经济学 | 2008.10(经管院) | |
省级 | 701 | 数学 | 70104 | 应用数学 | 2008.10(理学院) | |
省级 | 807 |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 80706 | 化工过程机械 | 2008.10(机电院) | |
省级 | 814 | 土木工程 | 81402 | 结构工程 | 2008.10(土建院) | |
省级 | 709 | 地质学 | 70901 | 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 | 2008.10(资环院) | |
省级 | 804 | 仪器科学与技术 | 80402 | 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 | 2008.10(电信院) | |
省级 | 812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81203 | 计算机应用技术 | 2008.10(计科院) | |
部级 | 817 | 化学工程与技术 | 81704 | 应用化学 | 1994(化工院) | |
部级 | 802 | 机械工程 | 80203 | 机械设计及理论 | 1994(机电院) |
- 省部级特色专业
序号 | 级别 | 专业名称 |
---|---|---|
1 | 省级 | 社会工作 |
2 | 市场营销 | |
3 | 高分子材料科学 | |
4 | 工业设计 | |
5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
6 | 环境工程 | |
7 | 电气工程及自动化 | |
8 | 化学工程与工艺 | |
9 | 油气储运工程 | |
10 | 应用化学 | |
11 |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 | |
12 | 石油工程 | |
13 | 机械工程及自动化 | |
14 | 资源勘查工程 | |
15 | 勘查技术与工程 | |
16 | 测控技术与仪器 |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中国1985年建立博士后制度,学校是中国较早获批设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的高校。地质勘探、矿业、石油博士后流动站是1991年建立的中国第二批博士后流动站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是全国优秀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序号 |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名称 | 覆盖博士学科 |
---|---|---|
1 | (全国优秀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 拥有石油与天然气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涵盖油气井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油气储运工程、石油工程管理、石油工程计算技术6个二级学科。 |
2 | 拥有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涵盖矿产普查与勘探、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地质工程、油气田开发地质、地下工程5个二级学科。 | |
3 | 机械工程 | 拥有地机械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覆盖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机械设计及理论、车辆工程、石油矿场机械、油气测控工程6个二级学科。 |
4 | 拥有化学工程与技术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覆盖化学工程、化学工艺、生物化工、应用化学、工业催化、材料化学工程、化工安全工程7个二级学科。 |
无锡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 中海油 | 西北石油局 | |
塔里木油田 | 新疆油田 | 长庆油田 | 西南油气田 |
辽河油田 | 大港油田 | 大庆油田 | 西安管材所 |
中原油田 | 河南油田 | 安东石油 | 西南石油局 |
- 博士学位授权学科
学校是中国较早拥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的高校(1986年),具有教授、博士生导师审批权及招收和保送本科生免试直接攻读博士研究生资格。
一级学科代码及名称 | 学科专业数 | 二级学科代码及名称 | 批准时间(建设单位) | ||
---|---|---|---|---|---|
0802 | 机械工程? (一级学科授权) | 6 | 080201 |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 | 2011.03(机电院) |
080202 | 机械电子工程 | 2011.03(机电院) | |||
080203 | 机械设计及理论 | 1986(机电院) | |||
080204 | 车辆工程 | 2011.03(机电院) | |||
0802Z1 | 石油矿场机械 | 2011.12(机电院) | |||
0802Z2 | 油气测控工程 | 2011.12(电信院) | |||
0817 | 化学工程与技术? (一级学科授权) | 7 | 081701 | 化学工程 | 2011.03(化工院) |
081702 | 化学工艺 | 2011.03(化工院) | |||
081703 | 生物化工 | 2011.03(化工院) | |||
081704 | 应用化学 | 1996(化工院) | |||
081705 | 工业催化 | 2011.03(化工院) | |||
0817Z1 | 材料化学工程 | 2011.12(材料院) | |||
0817Z2 | 化工安全工程 | 2011.12(化工院) | |||
0818 |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一级学科授权) | 5 | 081801 | 矿产普查与勘探 | 2001(资环院) |
081802 | 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 | 2006(资环院) | |||
081803 | 地质工程 | 2006(资环院) | |||
0818Z1 | 油气田开发地质 | 2011.12(资环院) | |||
0818Z2 | 地下工程 | 2011.12(土建院) | |||
0820 |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 (一级学科授权) | 6 | 082001 | 油气井工程 | 1990(石工院) |
082002 | 油气田开发工程 | 1986(石工院) | |||
082003 | 油气储运工程 | 1998(石工院) | |||
0820Z1 | 石油工程管理 | 2011.12(经管院) | |||
0820Z3 | 海洋油气工程 | 2006(石工院) | |||
0820Z2 | 石油工程计算技术 | 2011.12(理学院) |
- 学术性硕士授权学科
学科门类 | 一级学科代码及名称 | 学科专业数 | 二级学科代码及名称 | 批准时间(建设单位) | ||
---|---|---|---|---|---|---|
经济学 | 0202 | 应用经济学 | 1 | 020205 | 产业经济学 | 2003.09(经管院) |
法学 | 0305 | 马克思主义理论 (一级学科授权) | 7 | 030501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 2011.03(政治院) |
030502 |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 2011.03(政治院) | ||||
030503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 2006(政治院) | ||||
030504 | 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 | 2011.03(政治院) | ||||
030505 | 思想政治教育 | 2006(政治院) | ||||
030506 | 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 | 2011.03(政治院) | ||||
0305Z1 | 马克思主义社会建设理论与实践 | 2011.12(文法院) | ||||
文学 | 0502 | 外国语言文学 | 1 | 050211 | 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 2001(外语学院) |
理学 | 0701 | 数学 (一级学科授权) | 5 | 070102 | 计算数学 | 2011.03(理学院) |
070103 |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 2011.03(理学院) | ||||
070104 | 应用数学 | 1998(理学院) | ||||
070105 | 运筹学与控制论 | 2011.03(理学院) | ||||
0701Z1 | 计算物理 | 2011.12(理学院) | ||||
0709 | 地质学 (一级学科授权) | 5 | 070901 | 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 | 1993(资环院) | |
070902 | 地球化学 | 2001(资环院) | ||||
070903 | 古生物学与地层学 | 2003.09(资环院) | ||||
070904 | 构造地质学 | 2006(资环院) | ||||
0709Z1 | 地学信息工程 | 2011.12(土建院) | ||||
工学 | 0801 | 力学 (一级学科授权) | 4 | 080101 | 一般力学与力学基础 | 2011.03(机电院) |
080102 | 固体力学 | 2011.03(机电院) | ||||
080103 | 流体力学 | 2003.09石工院) | ||||
080104 | 工程力学 | 1990(机电院) | ||||
0802 | 机械工程 (博硕士一级学科授权) | 6 | 080201 |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 | 1996(机电院) | |
080202 | 机械电子工程 | 2001(机电院) | ||||
080203 | 机械设计及理论 | 1981(机电院) | ||||
080204 | 车辆工程 | 2006(机电院) | ||||
0802Z1 | 石油矿场机械 | 2011.12(机电院) | ||||
0802Z2 | 油气测控工程 | 2011.12(电信院) | ||||
0804 | 仪器科学与技术 (一级学科授权) | 3 | 080401 | 精密仪器及机械 | 2003.09(电信院) | |
080402 | 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 | 1996(电信院) | ||||
0804Z1 | 信号检测与信息处理 | 2011.12(电信院) | ||||
0805 | 材料科学与工程 (一级学科授权) | 4 | 080501 | 材料物理与化学 | 2006(材料院) | |
080502 | 材料学 | 2003.09(材料院) | ||||
080503 | 材料加工工程 | 2006(材料院) | ||||
0805Z1 | 能源材料与工程 | 2011.12(材料院) | ||||
0807 |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一级学科授权) | 6 | 080701 | 工程热物理 | 2011.03(机电院) | |
080702 | 热能工程 | 2011.03(机电院) | ||||
080703 | 动力机械及工程 | 2011.03 (机电院) | ||||
080704 | 流体机械及工程 | 2006(机电院) | ||||
080705 | 制冷及低温工程 | 2011.03(机电院) | ||||
080706 | 化工过程机械 | 2003.09(机电院) | ||||
0811 | 控制科学与工程 (一级学科授权) | 6 | 081101 |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 2011.03(电信院) | |
081102 | 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 2011.03(电信院) | ||||
081103 | 系统工程 | 2011.03(电信院) | ||||
081104 | 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 | 2003.09(电信院) | ||||
081105 | 导航、制导与控制 | 2011.03(电信院) | ||||
0811Z1 | 电气传动与控制 | 2011.12(电信院) | ||||
0812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一级学科授权) | 3 | 081201 | 计算机系统结构 | 2011.03(计科院) | |
081202 | 计算机软件与理论 | 2001(计科院) | ||||
081203 | 计算机应用技术 | 1996(计科院) | ||||
0814 | 土木工程 (一级学科授权) | 7 | 081401 | 岩土工程 | 2006(土建院) | |
081402 | 结构工程 | 2003.09(土建院) | ||||
081403 | 市政工程 | 2011.03(土建院) | ||||
081404 | 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 | 2003.09(土建院) | ||||
081405 | 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 | 2006 (土建院) | ||||
081406 | 桥梁与隧道工程 | 2011.03(土建院) | ||||
0814Z1 | 工程管理 | 2011.12(土建院) | ||||
0817 | 化学工程与技术 (博硕士一级学科授权) | 7 | 081701 | 化学工程 | 2001(化工院) | |
081702 | 化学工艺 | 1998(化工院) | ||||
081703 | 生物化工 | 2006(化工院) | ||||
081704 | 应用化学 | 1986(化工院) | ||||
081705 | 工业催化 | 2006(化工院) | ||||
0817Z1 | 材料化学工程 | 2011.12(材料院) | ||||
0817Z2 | 化工安全工程 | 2011.12(化工院) | ||||
0818 |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博硕士一级学科授权) | 5 | 081801 | 矿产普查与勘探 | 1983(资环院) | |
081802 | 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 | 1993(资环院) | ||||
081803 | 地质工程 | 2003.09(资环院) | ||||
0818Z1 | 油气田开发地质 | 2011.12(资环院) | ||||
0818Z2 | 地下工程 | 2011.12(土建院) | ||||
0820 |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 (博硕士一级学科授权) | 6 | 082001 | 油气井工程 | 1986(石工院) | |
082002 | 油气田开发工程 | 1981(石工院) | ||||
082003 | 油气储运工程 | 1986(石工院) | ||||
0820Z3 | 海洋油气工程 | 2006(石工院) | ||||
0820Z1 | 石油工程管理 | 2011.12(经管院) | ||||
0820Z2 | 石油工程计算技术 | 2011.12(理学院) | ||||
0830 | 环境科学与工程 (一级学科授权) | 4 | 083001 | 环境科学 | 2011.03(化工院) | |
083002 | 环境工程 | 2001(化工院) | ||||
0830Z1 | 环境化学 | 2011.12(化工院) | ||||
0830Z2 | 环境生物技术 | 2011.12(化工院) | ||||
0835 | 软件工程 | 1 | 2011.08(计科院) | |||
管理学 | 1201 | 管理科学与工程 | 1 | 1996.06(经管院) | ||
1202 | 工商管理 (一级学科授权) | 4 | 120201 | 会计学 | 2011.03(经管院) | |
120202 | 企业管理(含:财务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 | 2011.03(经管院) | ||||
120204 | 技术经济及管理 | 2001.08(经管院) | ||||
1202Z1 | 企业法制管理 | 2011.12(文法院) |
- 专业学位硕士授权学科
截止2017年5月学校拥有专业学位授权学科21个
工商管理硕士 | 1251 | 工商管理硕士(MBA) | 2009.6(经管院) |
0551(原0552) | 翻译 | 2010.9(外语学院) | |
1256 | 工程管理 | 2010.9(土建院) | |
0351 | 法律 | 2014.5(法学院) | |
0352 | 社会工作 | 2014.5(法学院) | |
085219(原430120) |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 | 1997(石工院) | |
085201(原430102) | 机械工程 | 1998(机电院) | |
085216(原430117) | 化学工程 | 1999(化工院) | |
085217(原430118) | 地质工程 | 1999(地科院) | |
085211(原430112) | 计算机技术 | 2001(计科院) | |
085203(原430104) | 仪器仪表工程 | 2002(机电院) | |
085239(原430140) | 项目管理 | 2004(经管院) | |
085212(原430113) | 软件工程 | 2006(计科院) | |
085236(原430137) | 工业工程 | 2006(经管院) | |
085240(原430141) | 物流工程 | 2006(经管院) | |
085229(原430130) | 环境工程 | 2007(化工院) | |
085204(原430105) | 材料工程 | 2010.3(材料院) | |
085206(原430107) | 动力工程 | 2010.3(机电院) | |
085213(原430114) | 2010.3(土建院) | ||
085210(原430111) | 控制工程 | 2010.9(电信院) | |
085215(原430116) | 2014.5(土建院) |
折叠 师资力量
截至2017年10月,学校现有教职工2397人,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244人,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624人。专任教师1664人,其中有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2人,教育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学部委员1人,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3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3人,"奖励计划"特聘教授3人,四川省"塔尖"人才培养工程人选2人, "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8人,孙越崎能源大奖获得者3人,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38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54人,国家和省部级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50人,中国青年科技奖获得者2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资助获得者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7人,博士生导师107人,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73人,全国优秀教师6人,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1人,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1人,全国师德先进个人1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1人,全国教育系统职业道德建设标兵1人,全国化工优秀科技工作者1人,四川省科技杰出贡献奖1人,省杰出创新人才奖1人,四川杰出人才奖1人,省教学名师9人,省优秀教师9人,省师德标兵1人,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3人,省"十佳"青年教师1人,霍英东青年教师奖获得者、青年教师基金资助获得者11人次,孙越崎科技教育基金奖获得者19人
姓名 | 学术荣誉称号 | 西南石油大学职务 |
---|---|---|
(毕业于西南石油大学) | 中国工程院院士 | 国家能源高含硫气藏开采研发中心 技术委员会副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
(毕业于西南石油大学) | “亚洲深海石油之父” 中国工程院院士 | 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 |
王德民 | 中国工程院院士 | 西南石油大学特聘教授 |
郑颖人 | 中国工程院院士 | 西南石油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四川省高校结构工程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 |
折叠 国际交流
学校重视国际交流与合作,已与美、俄、英、德、日、法、加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高等院校和相关学术研究机构建立了密切的交流与合作关系。
- 美国德州农机大学
1987年4月石油工业部批准美国德克萨斯A&M大学与学校签订合作协议书。协议规定:合办研究生班,互派访问学者和专家讲学,美方向学校定期提供教学资料等。
- 加拿大里贾纳大学
2025-08-06,西南石油大学与里贾纳大学联合培养第一批研究生开始上课,2014年9月这8名研究生去里贾纳大学再修5门课程,全部合格即可获得里贾纳大学硕士学位。
- 美国科罗拉多矿业大学
2014年6月学校与美国科罗拉多矿业大学签订了合作备忘录,双方表示期待能共同开展联合培养项目及相关学术研究活动,鼓励教师、学术同行、本科及以上层次的学生赴科罗拉多矿业大学进行研究学习。
- 国际班(全英语教学)
为培养国际化石油科技人才,学校在“石油工程”和“资源勘查工程”两个专业分别开设了“国际班”,这两个班的同学从基础课程到专业课程全部都是实行英语教学。
- 1+2+1中美人才培养计划
全校本科生都可申请《1+2+1中美人才培养计划》
- 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
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是为了推进高水平大学建设,按照选拔一流学生到国外一流大学、科研机构或学科专业,师从一流导师的要求,着眼于培养一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竞争的拔尖创新人才而设立的。
学校成绩优秀的博、硕士生均有资格申报“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
- 优秀本科生国际交流项目
该项目选拔本科二年级(含)以上优秀学生赴国外一流高校或机构的优势学科专业学习交流,主要通过国内院校与国外大学、机构的合作渠道派出。
- 国家公派高级研究学者及访问学者项目
学校石油工程学院游利军、资源与环境学院潘树林两名教师取得国家留学基金委2013年国家公派高级研究学者及访问学者(含博士后)项目录取通知书,并将在2025-08-06前以国家留学基金全额资助方式派出留学。
此外,在2013年7月中旬进行的2013年国家留学基金委西部地区人才培养特别项目(简称西部项目)联合评审中,学校有12名教师通过初试(含西部项目各子项目),进入到联合评审环节。学校人数位居四川省高校前列。[10]
折叠 编辑本段 科研成果
折叠 成果贡献
“十二五”以来,先后承担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自然科学基金,国家“973”计划、“863”计划、科技攻关(支撑)计划、科技重大专项,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重点项目、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四川省杰出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基金等纵向项目2448项;与企事业单位签订横向合作项目3526项;获得包括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在内的省部级以上奖励113项;发表论文14812篇,出版专著339部;获准授权专利1063项,其中发明专利623项,实用新型专利440项。2015年学校实到科研经费3.56亿元。?
“十一五”期间,学校共申请专利2120项,其中发明专利1305项,实用新型专利815项,学校共授权专利1140项,其中发明专利569项,实用新型专利571项。
时间 | 名称 | 授奖单位 | 类别 | 等级 |
---|---|---|---|---|
2015 | 5000万吨级特低渗透-致密油气田勘探开发与重大理论技术创新 | 国务院 | 科技进步奖 | 一等 |
2015 | 海上稠油聚合物驱提高采收率关键技术及应用 | 国务院 | 科技进步奖 | 二等 |
2014 | 超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海洋石油981’研发与应用 | 国务院 | 科技进步奖 | 特等 |
2014 | 大型复杂储层高精度测井处理解释系统CIFLog及其工业化应用 | 国务院 | 科技进步奖 | 二等 |
2013 | 鄂尔多斯盆地中部延长组下组合找油突破的勘探理论与关键技术 | 国务院 | 科技进步奖 | 二等 |
2013 | 非均质碳酸盐岩储层转向酸压技术 | 国务院 | 技术发明奖 | 二等 |
2012 | 特大型超深高含硫气田安全高效开发技术及工业化应用 | 国务院 | 科技进步奖 | 特等 |
2012 | 超高温钻井流体技术及工业化应用 | 国务院 | 科技进步奖 | 二等 |
- 科研经费
2008年 | 全年实到科研经费两亿多元 |
2009年 | 3.07亿元 |
2010年 | 3.7亿元 |
2011年 | 4.2亿元 |
2012年 | 4.67亿元?(该年获国务院最高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 |
2013年 | 4.6亿元(2013年中国科研经费排名前十强的211工程高校为6.33亿元) |
2014年 | 4.3亿?(该年获国务院最高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 |
- 学报
西南石油大学学术期刊分为《西南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CSCD核心库期刊)、《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文核心期刊)和高水平英文学术期刊《Petroleum》3种。
- 中文核心期刊《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创刊于1960年,2015年成为首批入选“中文精品学术期刊外文版数字出版工程”的100种极具国际影响力的中文学术期刊,?位居中文核心期刊前列,罗平亚院士担任主编。核心影响因子1.086,扩展影响因子1.420,核心综合评价63.0。在全国105种工程技术大学学报中,核心影响因子排名第2;在全国38种石油天然气工程核心期刊中,综合评价排名第4。在全国所有2383种科技核心期刊中,综合评价总排名第285位,位列全国所有高校学报第28位,石油天然气工程类大学学报排名第1。
- 中国学术期刊(社会科学综合类)准核心期刊《西南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西南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为CSCD核心库期刊,主编由朱世宏担任。
- 国际学术期刊《Petroleum》:为把学校办成世界知名的以石油天然气为鲜明特色的大学,学校决定创办国际学术英文期刊Petroleum(国际标准期刊号为SN:2405-5816),Petroleum期刊知识产权为西南石油大学拥有,填补了中国石油天然气学科在英文学术出版领域的空白。
《西南大学学报》现已被国外著名数据库Elsevier、Scopus、美国石油文摘(PA)、美国化学文摘(CA)、剑桥科学文摘(CSA)、俄罗斯文摘杂志(AJ)、日本科学技术社数据库等收录。
折叠 科研机构
学校建有国家重点实验室(1989年)1个,联合国援建技术中心1个、国家工程实验室2个,国家能源研发中心(重点实验室)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3个(其中1个为教育部与四川省人民政府共建重点实验室)、国际培训中心1个,各类国家、省部级以上重点实验室(实验基地、研究中心、研究室)36个。2014年,以“亚洲深海石油之父”周守为院士为代表的世界级学者陆续全职加盟西油,成立世界上首个“海洋非成岩天然气水合物固态流化开采实验室”,实验室将吸引全世界的专家学者前来实验、实践、开发,为人类潜在资源的商业性开发提供理论支撑,引领全球深海天然气水合物研发方向。?2015年西油与川大联合共建测井实验室。
序号 | 重点实验室类型 | 名称 | 时间 | 性质 | 备注 |
---|---|---|---|---|---|
1 | 国家重点实验室 | 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油气工业上游领域唯一的国家重点实验室) | 1989 | 作为第一建设单位与成都理工大学共建 | 实验室主任由西南石油大学教师担任,西南石油大学为第一建设单位 |
2 | 联合国援建 中华人民共和国 | 中国石油天然气油井完井技术中心 | 1988 | 联合国援建 中华人民共和国 | |
3 | 加拿大政府援建 中华人民共和国 | 中加天然气勘探开发 技术培训中心 | 1986 | 加拿大政府援建 中华人民共和国 | |
4 | 国家能源研发中心 | 国家能源高含硫气藏开采研发中心(中国第一个以高含硫气藏开采为重点的国家级研发中心) | 2013 | 西南石油大学、西南油气田、川庆钻探共建 | |
5 | 国家工程实验室 | 低渗透油气田勘探开发国家工程实验室(协作) | 2008 | 参与 | 理事会成员 |
6 | 油气钻井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欠平衡钻井研究室 | ||||
7 | 油气钻井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钻井液与储层保护研究室 | ||||
8 | 油气钻井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钻头研究室 | ||||
9 | 石油天然气装备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石油天然气装备领域唯一的重点实验室) | 2009 | 四川省与教育部共建的重点实验室 | ||
10 | 天然气开发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西南石油大学) | 2006 | |||
11 | 油田化学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西南石油大学) | 2007 | |||
12 | 四川省天然气开发与开采研究实验基地 | 2006 | |||
13 | 天然气地质四川省重点实验室 | 2011 | |||
14 | 油气田应用化学四川省重点实验 | 2013 | |||
15 | 油气田污染防治与环境安全重点实验室 | ||||
16 | 四川省天然气开发与开采研究实验基地 | 2006 | |||
17 | 四川石油天然气发展研究中心 | ||||
18 | 油田消防四川省重点实验室 | 2013 | |||
19 | 2011协同创新中心 | 四川省“页岩气勘探开发”2011协同创新中心 | |||
20 | 石油天然气装备技术四川2011协同创新中心 | 2014 | |||
21 | 海洋天然气水合物开发四川2011协同创新中心 | ||||
22 | 四川省高校重点实验室 | 油气田化学工作液实验研究中心 | 1995 | ||
23 | 岩石破碎学与钻头研究实验室 | 1999 | |||
24 | 天然气开采重点实验室 | ||||
25 | 测控技术与自动化研究实验室 | 2001 | |||
26 | 天然气地质重点实验室 | 2004 | 升格为四川省重点实验室 | ||
27 | 油气田化学品合成及应用开重点发实验室 | ||||
28 | 石油工程测井重点实验室 | ||||
29 | 石油天然气装备重点实验室 | 升格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
30 | 石油工程计算机模拟技术重点实验室 | 2006 | |||
31 | 石油天然气加工重点实验室 | ||||
32 | 油气田材料重点实验室 | 2010 | |||
33 | 结构工程重点实验室 | ||||
34 | 国土资源部重点实验室 | 沉积盆地与油气资源重点实验室(沉积地质研究中心) | 2014 | ||
35 | 中海油重点实验室(升格为国家重点实验室) | 提高采收率重点实验室 | 2004 | 共建 | 主体升格为国家重点实验室 |
36 | 中石油(原石油部)重点实验室(主体升格为国家工程实验室) | 钻井工程重点实验室钻井液重点研究室 | 2001 | 主体升格为国家工程实验室 | |
37 | 钻井工程重点实验室欠平衡钻井重点研究室 | 2005 | 主体升格为国家工程实验室 | ||
38 | 石油管力学和环境行为重点研究室 | 2000 | 主体升格为国家工程实验室 | ||
39 | 中石油(原石油部)重点实验室(升格为国家级研发中心) | 高含硫气藏开采先导试验基地 | 2010 | 升格为国家级研发中心 | |
40 | 中石油(原石油部)重点实验室 | 天然气成藏与开发特殊气藏开发重点实验室 | 2000 | ||
41 | 油气藏改造重点实验室压裂酸化数值模拟研究室 | 2010 | |||
42 | 油气储运重点实验室复杂天然气集输研究室 | ||||
43 | HSE重点研究室 | ||||
44 | 碳酸盐岩重点实验室沉积与成藏分室 | 2013 | |||
45 | 中国石油测井重点实验室工程测井研究室 | 2015 | 与四川大学共建 | ||
46 | 四川省国际科技合作基地 | 能量转换与储存先进材料国际科技合作基地(西南石油大学新能源材料及技术研究中心) | 2015 | 太阳能-化学能、电能转换;锂离子电池与超级电容器?严进严出 |
西南石油大学2015年西南石油大学一次性开除在校博士生102人(因学术表现差或学术不诚实),这是中国有史以来,一所大学一次性开除在校博士生人数最多的一次。为提升人才培养质量,2014年西南石油大学“逗硬”导师岗位任职要求,21名博士生导师“下岗”或“暂停招生”。?西南石油大学“逗硬”学位授予质量,建设世界一流学科,启动一流人才培养计划此番有了数字依据。
学校生源质量入口严:学校(校本部)一本录取率98%(6300人)。据华东师范大学社会调查中心发布的《中国大学录取分数排行榜(2015版)》,西油过去十年(2005-2014)的录取分数全国排名第140位,居四川省属高校之首。?对于高考成绩特别优秀的本科生,可任选专业;对于高考总分位居考生所在省高考报名人数前千分之一的考生,本科期间就由学校公派出国攻读本硕博学位,获得博士学位后,考生即可回校工作,学校再给予一次性的安家补贴和科研启动费。学校为了吸引优秀博、硕士生攻读采取一系列措施:博、硕士生奖学金、各类补助金额不断提高;优秀硕士生即可到国外大学访学或联合培养;博、硕士生在完成基础课学习后,可在学科领域内再次选择导师;不断提高导师岗位任职要求,新引进教师全部要求具有海外名校名企经历的博士;
折叠 学术交流
- 中国智能系统工程学术大会
2025-08-06,主题为“智能系统工程的新发展”的中国智能系统工程学术大会在学校召开,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德毅、中国科学院院士张钹、朱中梁等专家学者交流总结了近年来智能系统工程领域的最新成果。
- 中国石油天然气能源发展与安全高峰论坛
2025-08-06中国石油天然气能源发展与安全高峰论坛在学校图书馆学术报告厅召开,四川省人民政府副省长王宁、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所所长夏斌、国家发改委能源所所长韩文科、四川省发改委常务副主任李亚平、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总裁周守为、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经济研究中心主任王忠明、中国能源研究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鲍云樵、中国工程院院士罗平亚、韩大匡、童晓光、康玉柱、舒兴田、中国科学院院士郭尚平、四川省政协副主席兼西南石油大学副校长陈次昌出席开幕式。
折叠 国家大学科技园
西南石油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是国家认定的国家大学科技园,?截至2014年,西南石油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的入园企业已达102家,?主要业务涉及油气技术、石油机械、新材料、新能源等,?产业发展用地(含预留)达数千亩。西南石油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是发起成立中国第四个区域性大学科技园联盟四川省大学科技园联盟的5所国家大学科技园之一(另外四所大学是四川大学、西南交通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南科技大学)。 | |
国家大学科技园(西南石油大学)办公楼 | 孵化园 为创业孵化基地园,设在成都市新都区西南石油大学校本部内,主要功能是提供中小型科技企业和科技项目的孵化、新技术研发、技术培训、信息交流及咨询等方面的业务。 |
斯伦贝谢签约西南石油大学国家科技园 | 新都分园 为石油装备及机电产品加工园,设在成都市新都工业集中发展区。 |
国家大学科技园南充园区(占地2030亩) 根据《南充市人民政府与西南石油大学市校合作协议》,市校共建西南石油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南充园区。 南充园区由孵化园和产业园构成,孵化园设在西南石油大学南充校区,规划用地约30亩;产业园设在南充化学工业园区内,预留科技园规划用地2000亩。 | |
电子信息消费产业园根据《南充市人民政府与西南石油大学市校合作协议》,市校合作建立电子信息消费产业园 | |
总部及研发基地2014年3月成都市新都区政府决定与学校共建国家大学科技园总部及研发基地,新都区委、区政府决定将全力支持西南石油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的建设和发展。 |
折叠 编辑本段 文化传统
折叠 校歌
《飞翔》 |
---|
辽阔的天空,飘荡着彩云,无边的沙漠有美丽的绿舟, 我们在难忘的青春中奋发,为我加油,为你争气! 期待那一天,远方的召唤,让我们一起,一起飞翔; 期待那一天,远方的召唤,让我们一起,一起飞翔! 飞翔,飞翔 嘉陵江的朝阳拥抱着欢笑,桂湖的花朵绽放着希望, 我们从前辈的梦想中启航,有我同行,有你相伴, 期待那一天,远方的召唤,让我们一起,一起飞翔; 期待那一天,远方的召唤,让我们一起,一起飞翔! 古往今来多少俊杰,少年立壮志,立壮志! 东西南北四海为家,风雪何所惧,何所惧! 历史讲着你我们写下的历史,未来在等着我们开辟未来! 期待那一天,远方的召唤,让我们一起,一起飞翔; 期待那一天,远方的召唤,让我们一起,一起飞翔,飞翔! 让我们一起飞翔!让我们一起飞翔!让我们一起飞翔!飞翔,飞翔,飞翔! 西南石油大学校歌《飞翔》吕继宏、李丹阳领唱,校师生合唱团合唱。 |
折叠 编辑本段 学校领导
折叠 编辑本段 知名校友
学校自建校五十年来,培养了大批人才,他们为祖国石油天然气工业及其他各个领域的建设和开发做出了巨大贡献。
两院院士
罗平亚,首批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大型油气田及煤层气开发”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工程专家组召集人
周守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大型油气田及煤层气开发”领导小组成员、实施工作组副组长
折叠 国企高管
周守为,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节能环保集团外部董事。原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常务副总经理,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总裁,中国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世界石油大会中国国家委员会副主任(原石油部部长王涛任主任),
中国石油学会海洋石油分会副理事长,
中国造船工程学会副理事长,
中国海洋学会副理事长,
冉新权,现任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副总裁兼长庆油田分公司总经理
刘宏斌,现任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兼销售分公司总经理[5]
李华林,现任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兼中国石油天然气香港有限公司副董事长、总经理
王道富,现任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总地质师、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院长,国家能源页岩气研发(实验)中心主任
罗英俊,原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
焦方正,现任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兼任中国石化油田勘探开发事业部主任
钟 华,现任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首席财务官兼任联席公司董事会秘书
朱明才,现任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副总裁兼国际事务部总经理、中国海洋石油国际有限公司总经理[6]
陈 壁,现任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执行副总裁
陈开彬,现任中航油集团股份公司副总裁
余德辉,现任中电投集团副总经理、党组成员,原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副主席,党组成员
葛 群,现任中青旅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中青旅北京销售分公司总经理
张东泉,现任(中央军委)珠海振戎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世界石油大会中国国家委员会副主任
折叠 民企高管
罗 林,现任安东石油技术(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总裁
贺志刚,现任安东石油技术(集团)有限公司执行副总裁、首席技术官
陈 伟,现任安东石油技术(集团)有限公司执行副总裁
沈海洪,现任安东石油技术(集团)有限公司执行副总裁
刘 智,现任宏华集团副总裁
任 杰,现任宏华集团副总裁
赵 平,现任宏华集团副总裁
王金龙,现任深圳百勤石油技术有限公司总裁
吴 扬,现任美国微宏公司总裁、美国陶氏化学顾问,原浙江欧美环境工程有限公司(中国最优秀的水处理设备及系统成套商、市场份额占全国第一的水处理工程公司,已以20多亿元人民币被陶氏化学全资收购)、湖州欧美化学有限公司总裁
汤承锋,现任恒泰艾普石油天然气技术服务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原中国石油新疆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院长,党委书记
张志让,现任恒泰艾普石油天然气技术服务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总经理助理、监事会主席
秦鹏程,现任腾讯公司即时通信产品部产品总监
杜 波,现任青岛特锐德电气股份有限公司(中德合资)副总经理
其它杰出校友
折叠 高校学者
刚文哲,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党委副书记兼纪委书记
蒋官澄,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中国石油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秘书长,教育部特聘教授评审专家
高德利,现为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学术委员会主任,特聘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石油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主任,首届“孙越琦科技教育基金”能源大奖和首届“清华大学优秀博士后奖”获得者,国家能源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
李治平,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能源学院副院长
卢祥国,东北石油大学博士生导师,黑龙江省“龙江学者”特聘教授
廖锐全,长江大学博士生导师,曾获得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
练章华,西南石油大学博士生导师,教授,曾获得四川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许明标,长江大学贝肯实验室创始人
罗 跃,长江大学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应用化学系主任
张宁生,原西安石油大学校长,国家多相流实验室学术委员
屈 展,西安石油大学校长,西北工业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
李 琪,西安石油大学“油气井工程”学科部主任、学科带头人
陈军斌,西安石油大学石油工程学院院长
刘易非,西安石油大学石油工程学院石油工程系主任
阮 敏,西安石油大学科技处副处长
石 勇,中国科学院虚拟经济与科学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中国科学院大学管理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中科院“百人计划”获得者,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奖获得者,国际多目标决策学会“康托学术奖”,复旦大学“复旦管理学学术贡献奖”获得者,民建中央委员
师永民,北京大学石油天然气研究中心研究员,硅砂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专家组成员
曹 剑,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
钟广法,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地球物理系博士生导师,德国洪堡学者
杨 锴,同济大学副教授,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傅承义青年科技奖”获得者
李 允,电子科技大学副教授,获中国广东核电集团科技进步一等奖、中国航空工业集团航空科学技术二等奖
王晓春,四川大学力学科学与工程系主任,国际计算力学协会会员
李瑞海,四川大学高分子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
冯文江,重庆大学通信工程学院副院长,重庆市军工保密资格认证技术专家,中国通信学会高级会员
郭洋生,西南财经大学经贸外语学院教授、翻译与全球化研究中心主任
何 江,内蒙古大学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
王小林,西华大学党委常委、党委副书记
陈布科,中国民航飞行学院副院长
张志远,四川文理学院副院长
黄义仿,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
杜志敏,西南石油大学校长,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天然气标委会专家委员,《天然气工业》杂志编委会副主任
赵金洲,西南石油大学副校长,国家油气重大专项示范工程副项目长,四川省机械工程学会副理事长,成都市科技青年联合会主席,中国能源学会副理事长,低渗透油气田勘探开发国家工程实验室理事会理事和学术委员会委员,国家“川气东送”工程专家组成员
刘清友,西南石油大学副校长,特聘教授,以一票之差落选国家杰出青年基金
张烈辉,西南石油大学科研处处长,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特聘教授,教育部“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项目负责人,中央直接联系的高级专家
三大石油公司管理者与专家
刘振武,现任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副总工程师,兼科技发展部主任
邹才能,现任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副院长兼总地质师,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副理事长,北京石油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石油学会天然气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兼非常规天然气学组组长,中国石油学会石油地质专业委员会油气沉积储层学组组长[7]
雷 群,现任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副院长、党委委员,北京石油学会副理事长
李保柱,现任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开发研究所天然气室主任,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获得者
胥 云,现任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廊坊分院副总工程师
孙 宁,现任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科技局副局长兼钻井工程技术研究院院长、党委书记,孙越崎基金会副秘书长
赵玉建,现任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局局长,油气管道输送安全国家工程实验室理事长
周永强,现任中国石油物资采购中心总经理、中国石油物资采购中心主任
陈永胜,现任中国石油物资装备(集团)总公司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
张国臣,现任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资本运营部正处级专职监事,原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资本运营部股权管理处副处长
杨 龙,现任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管材研究所所长
詹世凡,现任中国石油东方地球物理公司副总工程师
黄永平,现任中国石油东方地球物理公司新疆地质调查处总工程师
窦易红,现任中国石油东方地球物理公司研究院西安分院总工程师
张湘宁,现任中国石油勘探与生产分公司副总经理
徐凤银,现任中国石油煤层气公司副总经理
黄泽俊,现任中国石油西气东输管道分公司总经理
黄勇华,现任中国石油第六建设公司总经理、党委副书记
沈定成,现任中国石油国际事业有限公司党委书记、副总裁,中联油党委书记兼副总裁
王忠仁,现任中国石油国际工程公司副总经理兼长城钻井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
周凤全,现任中国石油中俄原油管道PC(采办+施工)项目部总调度长
蔡开平,现任中国石油伊拉克公司鲁迈拉(伊拉克最大油田,世界第六)项目开发部经理
隋 军,现任中国石油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大庆石油管理局副局长
蒋继才,现任中国石油大庆油田钻探工程公司副总经理
王 权,现任中国石油大庆油田信息中心副主任
谢朝阳,现任中国石油大庆油田呼伦贝尔分公司总工程师
郭冀义,现任中国石油大庆油田公司测试技术服务分公司总经理
杨 华,现任中石油长庆油田常务副总经理,低渗透油气田勘探开发国家工程实验室主任
李安琪,现任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公司副总经理、党委委员
杨再生,现任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公司副总经理
赵 勇,现任中国石油长庆石油勘探局工程院院长兼党委副书记
周新源,现任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公司总经理
王招明,现任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公司总地质师
江同文,现任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院长,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中国青年科技奖、中国青年地质科技金锤奖,北京奥运会火炬手[8]
李鹭光,现任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分公司总经理、中国石油川渝地区石油企业协调组组长
廖仕孟,现任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副总经理
徐春春,现任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副总经理
伍志明,现任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副总经理
刘 彬,现任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工会主席
黄先平,现任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院长
孙 骏,现任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南充炼油化工总厂规划计划科科长,中国石油生物质能源中试和发展基地主要负责人之一
胥永杰,现任中国石油川庆钻探公司总经理
伍贤柱,现任中国石油川庆钻探工程公司副总经理,总工程师
况 军,现任中国石油新疆油田公司副总经理
陈建军,现任中国石油玉门油田公司副总经理
苗国政,现任中国石油玉门油田青西油田作业区经理、党委书记,北京奥运会火炬手
孔繁瑾,现任中国石油玉门油田分公司总经理、党委书记
宗贻平,现任中国石油青海油田公司总经理
屈信忠,现任中国石油青海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总地质师,北京奥运会火炬手
高云建,现任中国石油青海油田公司副总经理、安全总监
刘扬寿,原中国石油青海石油管理局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
苏 俊,现任中国石油吉林油田公司总经理、党委副书记
董 范,现任中国石油华北油田公司副总经理、党委委员
孟卫工,现任中国石油辽河油田公司副总经理
吴永平,现任中国石油大港油田副总经理,天津市青年联合会常委
廖前进,现任中国石油大港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院长
席励新,现任中国石油冀东油田公司副总经理兼矿区服务事业部主任
梁世君,现任中国石油吐哈油田公司总地质师
张永泽,原中国石油宝鸡石油机械厂厂长、宝鸡石油机械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
王进全,现任中国石油宝鸡石油机械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总工程师
杨志军,现任中国石油宝鸡石油机械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高级工程师
张 斌,现任中国石油宝鸡石油机械装备集团公司副总经理
周云霞,现任中国石油大庆炼化分公司副总工程师、科技研发部主任,北京奥运会火炬手
姜 伟,现任中国海油石油总公司副总工程师、中海油钻完井技术管理部总经理
金晓剑,现任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工程建设部总经理
李 勇,现任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总裁兼首席运营官
董伟良,现任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执行副总裁,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大型油气田及煤层气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成员、实施工作组副组长
李迅科,现任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
刘再生,现任中海油深圳分公司总经理
俞 进,现任中海油伊拉克石油公司副总经理
朱 江,现任中海油技术研发中心主任,中海油研究中心首席工程师
罗东红,现任中海油深圳分公司开发项目总工程师,南海东部石油管理局开发总工程师
庞 ? ?雄,现任中海油深圳分公司勘探地质首席工程师,中国综合大洋钻探计划科学委员会专家
邓晓辉,现任中海油深圳分公司采油工艺专家兼开发生产部生产经理
周世良,现任中石化集团人事劳资部主任
宗 铁,现任中石化石油工程管理部副主任
高爱华,现任中石化天然气分公司总经理兼党委书记
左尧久,现任中石化国际石油工程公司副总经理
邢景宝,现任中石化东北石油局局长、东北油气分公司总经理
陈路原,现任中石化华北分公司副总经理
袁志祥,现任中石化华北分公司副总工程师兼勘探处处长、首席勘探专家
李真祥,现任中石化勘探南方分公司总工程师
徐向荣,现任中石化西南油气分公司总经理、中国石化集团新星公司党委书记
唐嘉贵,现任中石化西南石油局副局长
李联五,现任中石化河南石油勘探局局长、河南油田分公司经理
唐大鹏,现任中石化河南石油勘探局党委书记
王亚钧,现任中石化中原石油管理局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工会主席
薛 芸,现任中石化江苏油田分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总工程师,北京奥运会火炬手
姚 峰,现任中石化江苏油田分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高级工程师,北京奥运会火炬手
刘学中,现任中石化江汉油田江汉石油钻头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
涂兴万,现任延长石油国际总工程师、中能石油勘探公司董事长
其它企业管理者与专家
聂兴生,现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高级工程师、英国皇家特许建造学会资深会员、中国航空港总公司第十六工程公司常务副总经理
雷国伟,现任中国黄金集团资源有限公司总经理
胡 翔,现任中船重工天津新港船舶重工有限公司党委书记
杨献平,现任胜利油田高原石油装备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总经理。
景明仪,现任深圳市渤油石油设备维修服务有限公司总工程师
王际贵,现任广东良岸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律师
苏景富,现任亚多(南宁)制漆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兼技术部经理
向兴金,现任湖北汉科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任董事长兼总经理
关英伟,现任广东省三禾化学品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
黄光伟,现任南充市商业银行董事长
外企管理者
徐志跃,美国阿岗国家实验室研究员,激光应用实验室主任,美国阿岗中国学者协会会长
张履端,美国Abla-tx公司科学家,美国神经科学学会会员
宋善宏,美国Chevron(雪佛龙)石油公司高级研究员,美国石油工程师协会年会实用生产效能评估分会主席,2003年中国海外石油校友会主席
唐愉拉,美国雪佛龙(CHEVRON)石油公司的资深高级石油工程师,中国海外石油校友会副主席(COPA)
廖贻助,美国雪佛龙(Chevron)石油公司高级技术顾问
余 杰,荷兰壳牌国际勘探开发公司高级地质师,阿曼石油开发公司(PDO)和美国壳牌石油勘探与生产公司高级勘探地质师
金 亮,壳牌公司解除伤害及增产专家,亚太地区增产措施主管
蒋 琪,OSUM Oil Sands Corp.提高采收率和油藏工程部经理
任 军,英国利物浦约翰茅斯大学高级讲师、博士生导师、工程学院研究生主管
熊宏杰,康菲石油公司全球首席油藏工程师助理,兼任德州农工大学石油工程系教授
刘 凯,EXXON-MOBIL(埃克森美孚)上油工程研究院任高级特殊工程专家
罗世应,美国哈里伯顿公司高级主管
罗 放,斯伦贝谢总工程师、海外校友会副会长
吴玉树,美国科罗拉多矿业大学石油工程系海洋地质委员会储层建模技术主席,伯克利国家实验室地球科学客座科学家
燕 军,英国Centrica Energy公司首席岩石物理学家
国家公务员
周新建,现任中共广西自治区党委常委、组织部长,原中共中央组织部干部五局(企业干部局)局长,中共中央组织部干部三局(经济与科技教育干部局)局长
罗 强,现任中共四川省省委委员、绵阳市委书记
唐 健,原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克拉玛依市委书记,新疆石油管理局党委书记
王 岚,现任四川省南充市检察院副检察长,原反贪局局长,全国十大杰出检察官
何 琰,现任四川省广元市苍溪县委常委、副县长
郭宗海,现任四川省南充市仪陇县委副书记、副县长
张尚华,现任四川省达州市达县县委书记、县长[9]
梁 勇,现任四川省眉山市政协副主席
侯锦平,现任四川省眉山市丹棱县委常委、副县长
黄海波,现任广西北海市政协党组成员、秘书长,九届市委候补委员
汪鉴定,现任阿勒泰地区行署副专员、阿勒泰地区能源管理办公室主任
马春起,现任河北省霸州市人大常委会主任
杨华山,现任贵阳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纪检组长
文国云,首届全国十佳大学生村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