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叠 编辑本段 历史沿革
折叠 学校前身
- ?
- 私立福建协和大学农学院
私立福建协和学院于民国25年(1936)创套责兵批层械如轮铁办农学、农业经济学两个系抓初,民国29年,增设园艺学系买效套精功并成立农科,民国31年改为农学院,同时协和学院设文、理、农3院,成为协和大学。协和大学农学院设农艺、园艺、农业经济3系,校址设在福州市魁岐乡。抗日战争时,迁到邵武县,抗战胜利后迁回原址。1951年4月,人民政府接管私立福建协和大学与华南片日仅便始他多套女子文理学院合并为福州大学,协和大学农学院更名为福州大学农学院,仍在原址办学。
- 福建省立农学院
福建360百科省立农学院创办于民国29年(1940转年),设农艺、园艺、森林、植物病虫害、农化土壤、畜牧兽医、农业经济7个系,校址先在永安县,抗战胜利后迁到福州市。1951年6月,福建省立农学院并入厦门大学,改为厦门大学农学院,校址设在福州市。
折叠 合并建校
1952年,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厦门大学农学院和福州大学农学院合并,建立了福建农学院,校址设在福州魁岐协和大学原址,设农学、园艺、森林3个系,共有教职工198人,其中教授18人、副教授6人、讲师9人。在校学生391人。
1958年,林学系分出,单独设立了福建林学院。同年,福建农学历史沿革院又创建了漳州分院。1歌转安960年,漳州分院划归龙溪地委领导并更名为漳州农学院。1962年,漳州农学院撤销并入福建农学院。1958年,福建农学院校址迁到福州市郊梅峰,占地1100亩,发展到6个系、13个专业。
1962年,开始招收研究生。到1965年,福建农学院已有在胶入持须套儿支例就沉试校学生1308人,专任教形它娘各慢垂妒候操映师327人,其中正副教授18人、讲师65人。仪器设备总值150余万元,图书馆藏书17万册,照式石钢铁志得办有农场、园林场、畜牧场、农业机械厂、养蜂场等。还在全省建立10余个教学、科研点。农学系培育出深受农民欢迎的稻种“梅峰3号”,园艺系培育出困良克驰名中外的包菜良种“福农3号”和花椰菜良种“福农7号”,仙游县龙华基点推广“甘蔗育苗移栽”等技术措施,取得显著经济效益。
“文化大革命”中,福建农学院于1969年被撤销,干部教师下放劳动,图书仪器大部破坏散失,校园被的同才思赶端采占用。1972年,福建农学院、福建林学院合并复办,成立福建农林大学,校总部设在南平市西芹福建林学院原址,分部设在三明市和沙三讨世交提来决子县两地。1977年,撤销福建农林大学,恢复福建农学院,在三明市荆东和沙县洋坊两地办学。
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以后,特别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经过拨乱反正,福建农学院得到恢复和发展,恢复7个专业,增办6个专业。1977年起,招收4年制本科生激盾消胜直。1979年,福建省委批准该校在福州金山新址重建,校园占地1评得东早一屋龙钢下孩800多亩,校舍总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
1981年,获全国首批硕士学位授予权。作物栽培与耕作学、作物遗传育种、昆虫学、经济林4个专业获准设立硕士点。1984年,获全国第二批博士学位授予权。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昆虫学2个专业获准设立博士点,博士指导教师分别是著名甘蔗套兵节专家周可涌教授和著名昆虫学家阻积两预唱环更赵修复教授。1986年,全院迁回福州市金山新址。
2000年,福建升料号装溶措农业大学和福建林学年旧力护杆搞例善种院合并为福建农林大学,时任福建省省长习近平同志为福建农林大学授牌。
2003年,构带叫于技写形己帮学校被确定为福建省重点需满故区育根边势建设高校。?2006年4月,教祖紧否出广远推唱育部批准学校试办金山学院。??2010年,入选国家“特色重点学科项目”建设高校。?2012年,农业部、国家林业局分别与福建省人民政府共建福建农林大学。?2013年10月,学校与安溪县合作在该县参洋片区创办安溪茶学院。?2014年9月,入选国家首批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高校。?同年虽误斯装导侵声,成为成为福建省虽扬待企故已附上特两候重点建设的三所高水平大学之一。?2015年6月,学校在福州地区大学城旗山校区一期工程竣工。?
2016年7月,渐自成被教育部评为首批买全国创新创业典型高静席经验高校。?11月,入选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同年,入选教育部和国家外国专家局联合组织的“高等学校学科工号冲量自治严创新引智计划”(简称“111计划”)。?2018年3月,入选福建省“双一流”建设高校(福建省一流大学建设高校)。?
2021年5月15日,成为高等农林院校课程思政联盟理事会员单位。?9月,被国家知识产权局、教育部确定为第三批国家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2022年9月,福建农林大学作为成员单位成立福建省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联盟。?
2025-08-06,福建农林大学与安溪县人民政府合作共建的福建农林大学安溪校区、安溪茶学院(数字经济学院)正式揭牌。?8月29日,福建农林大学菌草与生态学院揭时较优些损控注写则式呼牌成立。?12月1日,由福建农林大学等共同发起的福建省文化和旅游研究联盟成立。?
2025-08-06,福建农林大学蜂学与生物医药学院揭牌成立。?3月27日,福建农矿便心林大学政和乡村振兴研究院划静在政和廖俊波先进事迹传习地揭牌成立。?6月13日,福建农林大学大食物观研究院款础在金山校区举行揭牌仪式。?7月8日,福建农林大学福建公益慈善研究院揭牌成立。?10月20日,福建农林大学科技成果转化签约暨活苗探更特色产业链成果发布会在学校常盛会议中心举行,重点推介21个特色良音探超硫植才产业链服务方案、124个优质品种、500个重点专利,切实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折叠 编辑本段 办学条件
折叠 院系设置
截至2024年4月,福建农林大学设有23个二级学院,开设本科招生专业80个。?
学院 | 本科专业 |
---|---|
福建农林大学农学院 | 农学 |
植物科学与技术 | |
种子科美满势敌细误位学与工程 | |
植物保护 | |
制药工程 | |
园艺 | |
智慧农输批集话松特手补业 | |
茶学(实验班) | |
福建农林大学林学院 | 林学 |
森林保护 | |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 | |
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 | |
生态学 | |
呢脸景言着干并注生物技术 | |
生物工程 | |
生物科学 | |
生物信息学 | |
动物科学 | |
动物医学 | |
蜂学 | |
福建农林大学海洋现笑学院? | 海洋科学 |
水产养殖学 | |
海洋资源与环境 | |
食品科学与工程(海洋食品方向) | |
行政管理(海洋管理方向) | |
环境工程 | |
空间信息与数字技术 | |
农业资源与环境 |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
食品营养与健康 | |
食品质量与安全 |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
化系补信情棉哥责十学工程与工艺 | |
木材科学与工秋征顾教程 | |
轻化工程 |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
电子信息工程 |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
软件工程 | |
统计学 | |
网络空间安全 | |
车辆工程 |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
机械设计制验如代脸造及其自动化 | |
农业机械化及其型样告武华白者爱自动化 | |
农业智能装备工程 | |
工程管理 | |
交通工程 | |
森林工程 | |
物流工程 | |
土木工程 | |
智能建造 | |
福建农林大学风景园林单南叫复结温移践与艺术学院 | 产品设历曲丝计 |
城乡规划 | |
动画 | |
风景园林 | |
环境设计 | |
高弦视觉传达设计 | |
园林 | |
- | |
工商管理 | |
文化产业管理 | |
旅游管理 |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
会计学 | |
金融学 | |
农林经济管理 | |
人力资源管理 | |
福建农林大学公共管理与法学院 | 法学 |
劳动事与社会保障 | |
行政管理 | |
公共事业管理 | |
土地资源管理 | |
福建农林大学乡村振兴学院 | 农村区域发展 |
福建农林大学戴尔豪西大学联合学院(国际学院) | 农业资源与环境(中外合作办学) |
生态学(中外合作办学) | |
英语 | |
园艺(中外合作办学) | |
风景园林(中外合作办学) | |
福建农林大学未来技术学院(海峡联合学院、海峡联合研究院) | 人工智能 |
生物育种科学 | |
生物制药 | |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 |
福建农林大学安溪茶学院(数字经济学院) | 财务管理 |
茶学 |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
商务经济学 | |
数字经济 | |
网络工程 | |
福建农林大学菌草与生态学院(碳中和学院) | - |
福建农林大学蜂学与生物医药学院 | 蜂学 |
生物制药 | |
中药资源与开发 |
折叠 师资力量
截至2024年4月,福建农林大学有教职工3195人;共有省级及以上高层次人才881人次(500人),其中国家级人才152人次(79人),国家级高层次人才中有中国科学院院士2人、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4人、万人计划15人、12人、国家杰青8人、国家优青15人、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8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13人。拥有国家级教学团队2支、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2支、教育部创新团队1支、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创新团队2支和农业农村部创新团队2支、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科技创新团队3支。具有全国最美教师、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优秀教师等先进典型。?
类别 | 名称 |
---|---|
专职院士 | 谢联辉(中国科学院院士)?、谢华安(中国科学院院士)? |
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 | 谢联辉?、郑郁善?、刘伟平?、侯有明? |
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 | 侯有明?、周顺桂?、陈新华?、廖红?、魏太云?、陈礼辉?、余雁? |
廖红?、陈立余?、魏太云?、秦源?、赖钟雄? | |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 | 周顺桂?、陈新华?、廖红?、魏太云?、赖钟雄?、唐定中?、陈新华? |
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 | 周顺桂、叶捷、陈志长、刘星?、徐通达?、秦源?、赖钟雄? |
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 侯有明?、熊德中、黄炎和、陈立松、周顺桂?、魏太云?、唐定中?、陈新华? |
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 | 谢联辉?、侯有明?、魏太云?、唐定中? |
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 | 陈立松?、魏太云?、唐定中?、陈新华? |
全国优秀教师 | 谢联辉? |
注:名单不完整(截至2024年4月) |
类别 | 团队名称 |
---|---|
国家级教学团队 | 植物病理学教学团队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学团队 | |
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 | 闽台特色林木高效培育与保护创新教师团队? |
闽台作物有害生物生态防控教师团队? | |
省级教学团队 | 植物病理学教学团队 |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教学团队 | |
国家理科基地生物学教学团队 | |
森林生态学科教学团队 | |
林业经济管理教学团队 | |
生态学教学团队 | |
临床兽医学教学团队 | |
森林工程学科教学团队 | |
农业资源与环境教学团队 | |
植物病理学教学团队 | |
林学卓越人才培养主干课程群教学团队 | |
农业生态学教学团队 | |
农林特色机械类创新型本科人才培养团队 | |
家具设计与工程慕课课程群应用型教学团队 | |
农业资源与环境化学分析教学团队 | |
食品与营养学慕课教学团队 | |
现代仪器分析课程群慕课教学团队 | |
农学专业课程群慕课教学团队 |
折叠 学科建设
截至2024年4月,福建农林大学有11个一级学科博士点和2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1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以及26个一级学科硕士点和17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在福建省新一轮“双一流”建设中,植物保护、林学、生态学3个学科被确定为重点支持建设学科。10个学科领域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其中植物学与动物学、农业科学2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学校具有2个国家重点学科(含培育),2个农业农村部重点学科,9个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重点学科(含培育);6个福建省高峰学科,12个福建省高原学科,覆盖了农学、理学、工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艺术学7个学科门类。?
类别 | 名称 |
---|---|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 园艺学、作物学、植物保护学、林学、农林经济管理、食品科学与工程、生物学、林业工程学、生态学、风景园林学、农业资源与环境、农业工程? |
一级学科博士点 | 作物学、植物保护、园艺学、林学、生物学、农林经济管理、林业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农业资源与环境、生态学、农业工程 |
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 | 兽医、风景园林 |
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 | 作物学、植物保护、园艺学、林学、生物学、农林经济管理、林业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农业资源与环境、畜牧学、农业工程、兽医学、机械工程、交通运输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应用经济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工商管理学、公共管理学、生态学、统计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化学工程与技术、水产、设计学、地理学 |
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 | 金融、电子信息、机械、材料与化工、土木水利、生物与医药、交通运输、农业、兽医、风景园林、林业、工商管理、公共管理、法律、会计、翻译、设计 |
国家级重点学科 | 植物病理学 |
国家级重点(培育)学科 | 作物遗传育种 |
农业农村部重点学科 | 植物病理学、作物遗传育种 |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重点学科 | 林学、林业工程、风景园林学、生物学、生态学、农业资源与环境、农林经济管理、菌草学、生态文明建设与管理 |
福建省高峰学科 | 植物保护、林学、食品科学与工程、作物学、林业工程、农业资源与环境 |
福建省高原学科 | 园艺学、农林经济管理、生物学、生态学、风景园林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农业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畜牧学、兽医学、工商管理学、公共管理学 |
福建省“双一流”重点支持建设学科 | 植物保护、林学、生态学 |
ESI全球排名前1%学科 | 植物学与动物学、农业科学、化学、环境科学与生态学、工程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微生物学、材料科学、药理学与毒理学、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 |
ESI全球排名前1‰学科 | 植物学与动物学、农业科学 |
截至2024年4月 |
折叠 教学建设
- 质量工程
截至2024年4月,福建农林大学获批国家和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46个,占招生专业的47.5%。建有2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2个教育部虚拟教研室,9个专业通过工程教育认证,建成300门国家级和省级一流本科课程。入选国家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2个基地入选国家“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
类别 | 名称 |
---|---|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 农学、植物保护、林学、茶学、生物科学、生物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风景园林、生物技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制药工程、轻化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园艺、农业资源与环境、蜂学、动物医学、园林、森林保护、农林经济管理、公共事业管理、金融学、产品设计? |
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 木材科学与工程、森林工程、生态学、植物科学与技术、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动物科学、农村区域发展、化学工程与工艺、统计学、车辆工程、软件工程、工程管理、工商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环境设计、土木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旅游管理、交通工程、动画、会计学? |
通过住建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专业 | 工程管理、制药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土木工程、生物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轻化工程? |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 动物科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植物病虫害防控实验教学中心? |
教育部虚拟教研室 | 海峡两岸人居生态环境建设课程虚拟教研室、植物保护专业虚拟教研室? |
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 | 闽台作物种质创制与绿色栽培学科创新引智基地?、亚热带作物害虫生态防控创新引智基地? |
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 动物科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植物保护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植物病虫害防控实验教学中心、生物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化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物理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植物纤维材料工程实验教学中心、食品科学与工程实验教学中心、林学实验教学中心、生态学实验教学中心、农业资源与环境化学实验教学中心、生物质能源与材料实验教学中心、作物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园艺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茶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艺术设计综合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
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 | 动物生态养殖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食品工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交通与土木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生物质能源与材料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数字创意设计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环境保护与资源利用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 |
学院 | 项目类型 | 课程名称 |
---|---|---|
农学院 | 线上一流本科课程 | 农学概论 |
植物保护学院 | 线上一流本科课程 | 邮票上的昆虫世界 |
农学院 | 线上一流本科课程 | 农业气象学 |
农学院 | 线上一流本科课程 | 耕作学-农业生态转型的理论与实践 |
食品科学学院 | 线上一流本科课程 | 食品工艺学 |
交通与土木工程学院 | 线上一流本科课程 | 书法学堂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线上一流本科课程 | 名人与近代中国 |
安溪茶学院 | 线上一流本科课程 | 茶韵茶魂-安溪铁观音 |
植物保护学院 | 线上一流本科课程 | 农业植物病理学 |
植物保护学院 | 线上一流本科课程 | 奇妙的昆虫世界 |
生命科学学院 | 线上一流本科课程 | 现代仪器分析 |
生命科学学院 | 线上一流本科课程 | 生物大数据 |
动物科学学院(蜂学学院) | 线上一流本科课程 | 家畜寄生虫病学 |
食品科学学院 | 线上一流本科课程 | 营养与健康讲座 |
材料工程学院 | 线上一流本科课程 | 匠心与创新—家具行业创新创业 |
计算机与信息学院 | 线上一流本科课程 | 大学信息技术基础 |
交通与土木工程学院 | 线上一流本科课程 | 工程索道 |
国际学院、留学预科学院(合署) | 线上一流本科课程 | 外经贸英语函电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线上一流本科课程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
生命科学学院 | 线上一流本科课程 | 生态文明:撑起美丽中国梦 |
材料工程学院 | 线上一流本科课程 | 中国古典家具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线上一流本科课程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
林学院 | 线下一流本科课程 | 景观生态学 |
农学院 | 线下一流本科课程 | 农业生态学(双语) |
生命科学学院 | 线下一流本科课程 | 生物化学B |
植物保护学院 | 线下一流本科课程 | 普通植物病理学 |
资源与环境学院 | 线下一流本科课程 | 水土保持学 |
生命科学学院 | 线下一流本科课程 | 普通生物学 |
交通与土木工程学院 | 线下一流本科课程 | 材料力学 |
植物保护学院 | 线下一流本科课程 | 农业昆虫学 |
材料工程学院 | 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本科课程 | 家具结构设计 |
艺术学院、园林学院(合署) | 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本科课程 | 花卉学 |
园艺学院 | 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本科课程 | 园艺植物育种学总论 |
生命科学学院 | 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 | 生物信息学(双语课) |
植物保护学院 | 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 | 工业药剂学 |
林学院 | 社会实践一流本科课程 | 植物化学保护(课程实践) |
经济与管理学院 | 社会实践一流本科课程 | 农村发展规划 |
公共管理学院 | 社会实践一流本科课程 | 社会福利与社会救助 |
园艺学院 | 社会实践一流本科课程 | 创新创业实践 |
植物保护学院 | 社会实践一流本科课程 | 植物保护专业社会实践 |
生命科学学院 | 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一流本科课程 | 作物抗病基因的蛋白质结构与互作解析 |
艺术学院、园林学院(合署) | 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一流课程 | 美丽乡村家居设计仿真教学实验项目一一中国扶贫第一村赤溪(福建福鼎)某农舍为例 |
动物科学学院(蜂学学院) | 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一流课程 | 优质蜂毒的采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 |
资源与环境学院 | 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一流课程 | 农村景观湿地构建及季节性净水调控虚拟仿真实验 |
材料工程学院 | 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一流课程 | 木材工业用胶黏剂制备及性能检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以脲醛树脂胶黏剂为例 |
材料工程学院 | 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一流课程 | 农林废弃物高压临氢液化 |
食品科学学院 | 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一流课程 | 亚热带特色果汁真空浓缩虚拟仿真实验 |
动物科学学院(蜂学学院) | 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一流课程 | 牛分娩重塑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 |
食品科学学院 | 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一流课程 | 闽东特色鱼类深加工及质量安全控制 |
- 教学成果
福建农林大学2000至2022年间,获得多项教学成果奖。?
项目名称 | 获奖时间 | 颁发部门 | 等级 |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三进”教学模式研究 | 2009.09 | 国家教育部 | 二等 |
开展两岸交流,发挥双方优势,培养中华民族高水平农科人才 | 2009.09 | 国家教育部 | 二等 |
基于茶产业链人才需求的校地企协同育人模式创新与实践 | 2018.12 | 国家教育部 | 二等 |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工程索道类课程改革与实践 | 2018.12 | 国家教育部 | 二等 |
服务林业行业经济转型的校企协同育人平台的建设与实践 | 2018.12 | 国家教育部 | 二等 |
折叠 合作交流
- 校地合作
学校与地方政府合作共建11个地方产业研究院、9个县域乡村振兴研究院,在全省51个县建立60家科技小院(占全省91%),有力支撑福建农业产业发展和乡村振兴。?
- 国际合作
截至2024年4月,福建农林大学是教育部“接收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院校”,来自39个国家150余名留学生在校攻读学位。2013年,学校与南非德班理工大学共建孔子学院,累计培养1万多名学员,获评全球先进孔子学院和全球示范孔子学院。现有1个非独立法人中外合作办学机构——戴尔豪西大学联合学院和5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与国外知名高校开展20余个学生联合培养和交流互换项目。贯彻落实中央支持福建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战略部署,先行先试探索闽台农业科教融合发展新路径,率先对台湾地区单独招生,与台湾高校、科研机构共建创新平台22个,面向台湾农业行业协会连续17年招收农民函授学历生449名,获批教育部和国台办对台教育交流项目。?
合作院校 | 项目 |
---|---|
加拿大戴尔豪西大学 | 植物保护专业博士研究生教育项目? |
加拿大戴尔豪西大学 | 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本科教育项目? |
加拿大戴尔豪西大学 | 园艺专业本科教育项目? |
加拿大戴尔豪西大学 | 风景园林、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本科教育项目? |
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 | 生态学专业本科教育项目? |
折叠 编辑本段 学术研究
折叠 科研平台
截至2024年4月,福建农林大学具有8个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40个部级科技创新平台。国家级平台包括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全国重点实验室(共建)1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省部共建“2011协同创新中心”2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2个。同时,建有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4个、教育部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1个、教育部区域和国别研究中心1个、农业农村部重点实验室(研发中心、试验站、分中心)14个、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研究中心、研究基地)10个、自然资源部工程技术创新中心1个。?
机构名称 | 批准单位 |
---|---|
国家重点实验室 | |
科技部 | |
菌草科学与技术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重点实验室? |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 |
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
科技部 | |
国家甘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科技部 |
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部分) | |
菌草生态产业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 | 教育部 |
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 | |
天然生物毒素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福建) | 国家发改委 |
菌草综合开发利用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福建) | 国家发改委 |
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研发中心 | |
国家甘蔗产业技术研发中心(“十二五”期间) | 农业农村部 |
引智基地 | |
亚热带作物害虫生态防控创新引智基地 | 国家外国专家局 |
部级重点实验室(观测站)、研究中心 | |
生物农药与化学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教育部 |
作物遗传育种与综合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教育部 |
蜂产品加工与应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 教育部 |
闽台特色海洋食品加工及营养健康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 教育部 |
海洋生物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 | - |
南方红壤区水土保持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重点实验室 |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 |
植物纤维功能材料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重点实验室 |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 |
兰科植物保护与利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重点实验室(我校共建) |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 |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杉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 |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森林公园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 |
福建长汀红壤丘陵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研究站 |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 |
农业农村部福建甘蔗生物学与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 | 农业农村部 |
农业农村部闽台作物有害生物综合治理重点实验室 | 农业农村部 |
农业农村部东南黄红麻科学观测实验站 | 农业农村部 |
农业农村部福建蜜蜂生物学科学观测实验站 | 农业农村部 |
福建省尤溪县国家级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站 | 农业农村部 |
国家水利风景区研究中心 | 水利部景区办 |
部级检验测试中心 | |
农业农村部甘蔗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 | 农业农村部 |
国家农作物品种改良中心、分中心 | |
国家糖料作物改良中心福州甘蔗分中心 | 农业农村部 |
国家食用菌品种改良中心福建分中心 | 农业农村部 |
国家农产品加工技术研发中心、分中心 | |
国家农产品加工技术研发(蔬菜)专业分中心 | 农业农村部 |
国际合作、闽台交流基地 | |
害虫生态防控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 | 教育部 |
联合国(中国)实蝇防控研究中心 | 联合国粮农组织/国际原子能机构联合司 |
菌草技术国际科技合作基地 | 科技部 |
闽台作物害虫生态防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 | 科技部 |
海峡两岸科技产业合作基地(成员单位) | 科技部 |
农业农村部海峡两岸农业技术合作中心 | 农业农村部 |
台湾农民创业园科技服务中心 | 国台办 |
截至2024年4月 |
平台名称 | 批准单位 |
---|---|
部委级平台 | |
新农村发展研究院 | 教育部、科技部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研究基地 | 共青团中央 |
南太平洋岛国研究中心 | 教育部 |
集体林业改革发展研究中心 | 国家林业与草原局 |
东南生态脆弱区监测修复工程技术创新中心 | 自然资源部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福建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 | |
福建农林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 | 省委宣传部 |
福建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福建农林大学研究基地 | 省委宣传部 |
福建省重点智库 | |
福建农林大学集体林改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研究中心 | 福建省新型智库建设工作领导小组 |
福建农林大学区域特色发展智库 | 福建省新型智库建设工作领导小组 |
福建省社科研究基地、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基础理论研究基地 | |
生态文明研究中心 | 省社科联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基地 | 省社科联 |
新时代乡村治理研究中心 | 省社科联 |
福建省高校特色新型智库 | |
生态文明研究中心 | 省教育厅 |
区域特色发展研究院 | 省教育厅 |
福建普惠金融研究院 | 省教育厅 |
集体林业改革发展研究中心 | 省教育厅 |
海峡两岸乡村振兴研究院 | 省教育厅 |
省级合作智库 | |
福建农林大学区域特色发展智库 | 省发改委 |
福建省农村发展智库 | 省农业农村厅 |
福建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 | |
农村发展研究中心 | 省教育厅 |
农村区域竞争力研究中心 | 省教育厅 |
农村廉洁建设研究中心 | 省教育厅 |
区域特色发展研究中心 | 省教育厅 |
乡村旅游研究中心 | 省教育厅 |
海峡两岸休闲农业发展研究中心 | 省教育厅 |
茶产业发展研究中心 | 省教育厅 |
海峡乡村建设与社区营造研究中心 | 省教育厅 |
红色文化研究中心 | 省教育厅 |
农村法治研究中心 | 省教育厅 |
自然资源管理研究中心 | 省教育厅 |
其他省、厅级研究开发基地(平台) | |
海峡商业管理研究中心 | 省财政厅 |
福建农林大学绩效管理研究中心(福建省财政预算绩效管理智库) | 省商务厅 |
城乡融合发展研究中心 | 福州市社科联 |
折叠 科研成果
截至2024年4月,福建农林大学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等国家三大科技奖35项,居福建省属高校首位。在农林作物基因组、植物学基础研究领域产出一批标志性研究成果,先后破译甘蔗、龙眼、菠萝、四倍体花生栽培种、兰花、睡莲、闽楠、斑茅、番木瓜、福州单瓣茉莉与双瓣茉莉、六倍体麻竹等基因组。学校以第一完成单位或通讯作者单位在《Science》《Nature》《Cell》三大顶级期刊上发表14篇高水平论文,数量居中国高校第22位、福建省属高校首位。?
类别 | 项目名称 | 获奖年度 |
---|---|---|
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 菌草栽培食用菌综合技术研究? | 2002年度 |
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 微生物农药发酵新技术新工艺及重要产品规模应用? | 2006年度 |
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 畜禽养殖废弃物生态循环利用与污染减控综合技术? | 2009年度 |
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 细菌农药新资源及产业化新技术新工艺研究? | 2011年度 |
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 竹纤维制备关键技术及功能化应用? | 2014年度 |
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 食用菌种质资源鉴定评价技术与广适性品种选育? | 2017年度 |
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 中国特色兰科植物保育与种质创新及产业化关键技术? | 2019年度 |
折叠 学术资源
- 馆藏资源
截至2024年4月,福建农林大学图书馆由福州金山校区的逸夫图书馆、李常盛图书馆、旗山校区图书馆和安溪校区图书馆4个馆组成,馆舍总建筑面积为68200平方米。拥有图书馆馆藏纸质图书(含期刊装订本)334万册,电子图书(含电子期刊)351万册。??
- 学报期刊
截至2024年5月,福建农林大学出版有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森林与环境学报、亚热带农业研究、生物安全学报、林业经济问题、武夷科学7种学术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是由福建农林大学主管和主办的综合性学术理论期刊,创刊于1998年。主要刊登有关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的最新研究成果,兼顾刊载其他社会科学方面的学术论文,主要栏目有《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研究》《乡村振兴研究》《经济管理研究》《公共管理研究》《旅游管理研究》《法学研究》等。该刊先后被列为《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扩展版来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评价研究报告》(RCCSE第六版)核心学术期刊(A-)、全国高校优秀社科学报等。?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创办于1953年,双月刊,是综合性农业科技期刊,主要报道农业、林业、生物、环境及相关学科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研究进展。栏目主要有作物科学、植物保护、园艺科学、林业科学、动物科学等。为“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来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中国农林核心期刊(A类)等,属综合性农业科学类中文核心期刊;同时被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JST)以及国内的知网、万方、维普、超星、钛学术、长江文库等数据库收录。?
《森林与环境学报》创刊于1960年,由福建农林大学、中国林学会主办,为双月刊。主要报道林学学科和森林与环境方面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的最新成果,其刊发稿件的范围主要包括森林生态学、森林培育、森林经理学、森林保护学等方面的学术论文。该刊为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来源核心期刊;北大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等。并被《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收录)》《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等数据库收录。?
《亚热带农业研究》是由福建农林大学主管和主办的综合性农业科技期刊,季刊。主要刊登与亚热带农业生产,特别是种植业相关的学术论文、研究简报和综述等,所设置栏目包括作物科学、林业科学、园艺科学、生物与环境、植物保护、食品与工程、农业生态与可持续发展等。2020至2023年,均被收录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生物安全学报(中英文)》是由中国植物保护学会与福建省昆虫学会共同主办的面向生物安全科学国际前沿的中英文学术杂志(季刊),2017年10月被收录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2019年被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扩展库收录,2021年入编《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该刊主要刊载入侵生物学学科发展的新理论与新假设、农业转基因生物的生态与社会安全性、农用化学品对生物急性/慢性毒性累加过程与效应、高端新技术等方面论文,同时开辟学术聚焦、科技论坛、政策通讯、科技书评等栏目。?
《林业经济问题》创刊于1982年,由福建农林大学、中国林业经济学会主办,刊载有关林业经济方面的原创学术作品,包括森林生态经济、森林旅游、生态旅游、森林资源人口承载力与劳动力转移等专栏。该刊被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收录;被CNKI中国知网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收录;被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全文收录。被选为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来源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来源期刊等。?
《武夷科学》(Wuyi Science Journal)创刊于1981年,系福建省科学技术厅主管,福建农林大学作物病虫生物防治研究所主办的综合性农业科学学术期刊,主要刊登自然科学领域(动植物、昆虫、土壤、地理、环境等)研究论文、综述和观点性论文。
折叠 编辑本段 文化传统
折叠 学校标识
- 校徽含义
标志主体以和平鸽与树枝的造型为结合体,树技由“F”变化而来,而和平鸽则由“J”和“U”变化而来。标志造型优雅,含义内敛,视觉通畅,于平稳中表现主题, 标志外圈与内核底为绿色,内核外圈为黄色,文字为黑色。
折叠 社团组织
- 福建农林大学学生委员会
福建农林大学学生委员会是在学校党委直接领导下并在校团委具体指导下的群众性学生组织,是学校学生代表大会闭会期间的最高权利执行机构,实行主席团负责制。校学生会以主席团为核心,下设办公室、记者团、宣传部、外联部、体育部、女生部、学习部、信息部、文艺部、勤工权益部、心理健康发展部、大学生科技协会、大学生自律委员会、校纠察大队、国旗护卫队、青年志愿者协会、就业服务部、膳食管理委员会、创业部、实践部。同时配合校团委具体指导南平校区学生会、校大学生社团联合会、校青年马克思主义学习研究会、校大学生艺术团、校青年志愿者协会等校级学生组织的日常工作。
- 福建农林大学红十字会
福建农林大学红十字会成立于2002年6月,校红十字工作在福建省高校中率先在全省高校举办初级救护技能培训班;率先在全省高校开展红十字主题社会实践活动;率先在全省高校成立红十字志愿者服务队;率先在榕城高校创建红十字博爱超市。
折叠 编辑本段 校区情况
截至2024年4月,福建农林大学具有金山校区、旗山校区、安溪校区和南平校区(基地)共4个校区,校园占地4900余亩。?
折叠 金山校区
福建农林大学金山校区(校本部)位于福建省福州市仓山区上下店路15号。?校区内设有农学院、植物保护学院、园艺学院、林学院、生命科学学院等教学机构。?校区内建有创新楼、田家炳楼、诚智楼、B和D教学楼、马克思主义学院楼、菌草研究院楼等教学场所。?
折叠 旗山校区
福建农林大学旗山校区位于福建省福州市闽侯县溪源宫路63号。?校区占地面积832亩,规划校舍总建筑面积约36万平方米,一二期已建成并投入使用约21万平方米。设有艺术学院园林学院、材料工程学院、机电工程学院和交通与土木工程学院,以及国家菌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甘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种业创新研究院等科研机构,具有全日制在校生近7千人。?
折叠 安溪校区
福建农林大学安溪校区位于福建省泉州市安溪县东二环路。?校区设立于2023年,其设有安溪茶学院,该学院是由福建农林大学与安溪县委、县政府共同合作创办的二级学院,占地面积1200亩,建筑面积18.48万平方米。?
折叠 南平校区
福建农林大学南平校区位于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西芹镇兴华二路296号。?校区占地面积约308亩,为原福建林学院办学地。2019年7月与科教基地管理中心合署,转型后为学校重要的实践教学基地、科研后勤保障基地、培训基地和农林通识教育基地。具有建筑面积约92000平方米,有教室、食堂、礼堂、运动场、学生宿舍、招待所等教学、办公、运动、食宿设施,可同时容纳500名师生食宿。?
折叠 编辑本段 学校领导
折叠 现任领导
折叠 历任领导
姓名 | 校名 | 职务 | 任职时间 |
---|---|---|---|
杨浩林 | 支部书记 总支书记 党委书记 党的核心小组组长 党委书记 | 1952.10-1955.10 1955.10-1957.12 1962.10-1968.12 1975.05-1978.06 1978.06-1982.04 | |
张再旺 | 福建农学院 | 党委书记 | 1957.12-1962.10 |
张建国(山西) | 党委代书记 党委副书记(主持工作) 党的核心小组组长 | 1958.08-1959.01 1959.01-1969.06 1975.05-1977.01 | |
张格心 | 原福建农林大学 | 党的核心小组组长 | 1974.08-1975.05 |
韩向阳 | 福建林学院 | 党委副书记(主持工作) | 1978.06-1979.10 |
罗少锋 | 福建林学院 | 党委书记 | 1979.11-1983.10 |
常建业 | 福建农学院 | 党委书记 | 1982.04-1983.12 |
陈紫明 | 福建农学院 | 党委书记 | 1983.12-1992.05 |
黄行之 | 福建林学院 | 党委书记 | 1983.12-1987.10 |
陈孔德 | 福建林学院 | 党委副书记(主持工作) | 1987.10-1988.12 |
张建国(山东) | 福建林学院 | 党委书记 | 1988.12-1992.11 |
张哲元 | 福建农学院 福建农业大学 | 党委书记 党委书记 | 1992.05-1994.02 1994.01-1996.06 |
梁书奎 | 福建林学院 | 党委书记 | 1992.11-1995.12 |
张金栋 | 福建林学院 | 党委书记 | 1995.12-2000.10 |
施祖美 | 福建农业大学 | 党委书记 | 1996.06-2000.04 |
王豫生 | 福建农业大学 福建农林大学 | 党委书记 党委书记 | 2000.04-2000.10 2000.10-2006.01 |
郑传芳 | 福建农林大学 | 党委书记 | 2006.01-2009.07 |
陈永正 | 福建农林大学 | 党委书记 | 2010.05-2011.12 |
叶辉玲 | 福建农林大学 | 党委书记 | 2011.12-2018.05 |
严金静 | 福建农林大学 | 党委书记 | 2018.05-2021.10 |
姓名 | 校名 | 职务 | 任职时间 |
---|---|---|---|
江一真 | 福建农学院 | 院长 | 1952.08-1956.10 |
郭述尧 | 福建农学院 | 院长 | 1956.10-1956.12 |
李来荣 | 福建农学院 | 院长 | 1956.12-1968.12 |
许亚 | 福建林学院 | 院长 | 1958.08-1969.06 |
张格心 | 原福建农林大学 | 筹备领导小组组长 | 1972.03-1974.08 |
杨浩林 | 福建农学院 | 院长 | 1978.06-1983.12 |
吴中孚 | 福建农学院 | 院长 | 1983.12-1990.04 |
韩向阳 | 福建林学院 | 副院长(主持工作) | 1978.03-1979.10 |
罗少锋 | 福建林学院 | 院长 | 1979.11-1984.02 |
俞新妥 | 福建林学院 | 院长 | 1984.02-1987.11 |
陈启锋 | 福建农学院 | 副院长(主持工作) | 1990.04-1990.09 |
吕柳新 | 福建农学院 | 副院长(主持工作) | 1990.09-1992.05 |
吕柳新 | 福建农学院 福建农业大学 | 院长 校长 | 1992.05-1994.02 1994.02-1998.08 |
张建国(山东) | 福建林学院 | 院长 | 1987.11-1995.12 |
洪伟 | 福建林学院 | 院长 | 1995.12-2000.10 |
郑金贵 | 福建农业大学 福建农林大学 | 校长 | 1998.08-2000.10 2000.10-2010.12 |
折叠 编辑本段 知名校友
截至2024年4月,福建农林大学先后培养输送30万多名优秀毕业生,涌现出著名园艺学家李来荣、著名农学家卢浩然和周可涌、著名昆虫学家赵修复、林业经济学科主要奠基人张建国等一大批学术大师和兴业英才。?
名称 | 职务 |
---|---|
李来荣 | 园艺学家? |
卢浩然 | 农学家? |
赵修复 | 昆虫学家? |
张建国 | 林业经济学科主要奠基人? |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 | |
中国工程院院士? | |
谢联辉 | 中国科学院院士? |
梁劬 | 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联合司司长? |
梁田庚 | 河北省政协原副主席? |
吴振铎 | 中国茶叶大师,农学家? |
贡谷绅 | 曾任台湾中兴大学校长、台湾植物保护中心主任? |
颜禧强 | 美国最大的帽品供应商、香港飞达公司董事长? |
谢华安 | 中国科学院院士? |
杨仁崔 | 福建农林大学教授、著名水稻育种专家? |
王幼辉 | 河北省原人大副主任、副省长,九三学社中央原常委? |
傅芬芳 | 圣农集团董事长、圣农发展总裁,入选福布斯中国最杰出商界女性榜、胡润女企业家榜? |
林长光 | 福建光华实业公司董事长? |
排名不分先后,仅部分列举 |
折叠 编辑本段 所获荣誉
时间 | 奖项名称 |
---|---|
2011年12月 | 第三批全国文明单位? |
2015年 | 第三轮首批福建省“平安单位”? |
2016年 | 福建省“5A平安校园? |
2018年3月 | 2017年度国防教育特色学校? |
2020年12月 | 福建省直平安单位? |
2021年12月 | 第二届全国文明校园? |
2021年2月 | 全国林草科普基地? |
2021年9月 | 第三批高校国家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 |
2023年4月 | 2022年度福建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先进单位? |
2023年12月 | 中国高等农业院校教育信息化建设先进集体? |